到广州的第一个晚上,周长城和万云睡得不算好,也起得不算晚,内心的忧患和肌体的劳累结合在一起,让人多思多梦,半夜惊醒数次,当凌老师推着自行车出门去的时候,外头“哗啦啦”的开锁声把两人从浅睡中吵醒。
现在这屋子里只剩下他们小两口,周长城和万云脑袋还不清醒,略微疲倦起来洗漱,厨房没收拾好,不好开饭,说好等会儿出去买早点。
现在的一切都不如在桂春生的教师家属楼方便,两人端着自带的搪瓷杯,蹲在小楼门口刷牙,万云见到桂老师从前宝贝的那十几盆花儿都堆在围墙根儿底下,除了那一丛三角梅生命力仍旧旺盛,簌簌开花,其他的如红掌、鸡冠花、绣球、茉莉、秋海棠、富贵竹、万寿菊和小常青树,无人照看,几乎都蔫儿了,她又装了一小盆水,把这些花儿都透彻地浇了一遍。
从前在家属楼,这些花儿经过桂老师的呵护,样样都生机勃勃,如今虽没有到碾落成泥的地步,但也有枯萎的迹象,看得令人心疼。
广州的四月,太阳光充足,热气像是长了刺,刺在人背上,等做完这些杂事,周长城和万云已经出了一身汗,只好又回去换上薄衣衫,抱怨两句天气,锁上门,两人拿着凌老师写的地址,才出门去,今天得去医院看桂春生,即使周长城着急找工作的事,但人情先行,也得先去看看病人状况。
医院在越秀,是当地名校的附属医院,医院的主楼维持着世纪初的美式建筑风格,均衡对称,古典优美,大概是因为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快,人口增多,来医院看病的人也在增长,旁边起了两栋四方四正,没有棱角,无甚特色,实用性强的高楼。
一路过来的时候,周长城和万云还看到一小片桑田和一个鱼塘,桑田的旁边却是一个在冒着白烟的工业大烟囱,这种旧式农业与工业相交并存的场面将会持续好几年,而随着改革的向前,这样“工业式的田园”风光将不复存在,旧城往新城变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。
果然如同凌老师说的,公交车下来后,因为附近工地施工,他们得绕一个大圈子才到医院正门口,夜里过来的话,黑灯瞎火的,什么都看不见,危险度高。等问了住院部在哪儿,小两口便直奔桂老师的住处。
桂春生此次住院,一方面是因为要做常规体检,尤其是心肺肾方面;另一方面是他的颈椎和腰椎的慢性病犯了,要住院休养。半个月前搬家时,他上下攀爬,折腾几日,劳累过度,搬到珠贝村当晚睡觉时,听到骨头“咔擦”一声,第二天痛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,最后还是凌一韦叫了附近的邻居帮忙,把他送上的士的,也是受了不少罪。
这时已经住院第十天,泰半时间已过,跟刚开始腰背痛得起不来床相比,他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,中年人的体检在他入院的头几天完成,结果也都大部分出来了,除了有轻微高血压,其他一切正常。而造成他疼痛的是颈椎和腰椎的毛病,但这个是需要长期保养的功夫,只能由西医转去了中医,中医生给其开了半个月的针灸和推拿疗程,每日都要到治疗室扎针,桂春生就干脆住下来了。
桂春生自有人脉,住的是干部病房,双人间,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住,因此病房是够宽绰的,他请了个暂时的护工,做一些生活琐事,省却了自己的力气。
这一回见到桂老师,不论是周长城还是万云,都有种哀伤感,桂老师老了。
过年时,他们见到的桂春生是个文弱的五十岁中年人,但他穿西装着皮鞋,头发乌黑朝后梳去,露出象征智慧的高额头,总是精神奕奕,思维敏捷,此时见他,已然没有了当时的精神,就是一个头发几乎全白,生病的、普通的、苍白的五十岁男人。
但不论他们两个是怎么观察怎么想的,桂春生对着这两个年轻人依然是斯文的,问清楚了在平水县发生的事情,一时间倒也没什么评价,只说不用急,来日方长。
不过,周长城和万云刚坐下说话没多久,桂春生就掏钱和票出来,让他们去帮忙买个东西。
万云实在没想到,见到桂老师的当天,他们做的第一件事竟是这个——给桂春生染发!
原来桂老师的年轻感,是一种打造出来的氛围感,通过明显的发肤衣着,让人的视线看到一种别样的光亮,进而影响了头脑的判断。这也算是一种有别于平水县的见识。
只要是新鲜的事情,万云还是很愿意去尝试的,桂春生甚至建议她可以染个金黄色或火红色的头发,不过被刚从保守的小县城出来的万云拒绝了。
洗手间里,周长城和万云手忙脚乱地给桂春生染了发,头发变黑后的桂春生,一笑起来,仿佛又抢回了几分属于自己的时间,不像刚见着时那样老态了。
一早上就这么过去了,桂春生今天心情好,不让护工去食堂打饭,而是穿着病号服,请周长城和万云到医院附近去吃顺德菜。
吃饭的时候,周长城提了要尽快找工作的事情,也再三保证,一定不会在桂老师家里打扰太久。
说到这个,桂春生倒是平和得很:“住这个事情不着急,你们先住着,等工作落定了,再说。”怕两个年轻人有心理负担,又说,“其实让你们住着,也有我的想法。你们也看到了,房子现在破破烂烂的,又是在村里,住着也不舒服,我是准备等出院后,找个几个施工师傅过来弄舒服一些,但是出院后,我要回去上班,还是要你们替我盯着点。”
周长城和万云心里也是稍稍不那么紧着了,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,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,也不知道广州的租房是怎么样的,一切待定的时候,自然是节省手头所有的,有个熟人帮衬着更好。
“桂老师,那就太感谢您了。”万云忙接上话,“不然我们两个真不知道怎么办。”
“互相帮忙嘛。”桂春生想得很开,让万云不必过分挂怀。
不过,周长城没忍住,还是问了:“桂老师,您怎么搬家了?”
这件事,说来其实很简单,桂春生几句话就说完了。
他和凌一韦本来是学校的老师,但十年运动之后回到学校,有几个人都不能重回岗位了,尤其是他们两个家属大多在海外的难兄难弟,恰好他们平反时,按照原先的情况,陆续都住回学校原先分配的家属楼去了。八十年代初,学校缺学生,也缺老师,更缺这种有社会资源的老师,学校为了与这批教师保持好关系,就以公家租赁的方式,把房子租给了他们。
但随着改革越来越开放,学校引进的老师也在逐渐增多,新的学校家属楼建设缓慢,总得要解决新进来老师的住房问题,就得让非正式的那批老师搬走,再把房子腾出来,这件事其实已经说了有几年了,但文件真正落实下来的还是在今年年后,周长城万云他们回平水县去没多久之后的一周。
随着学校慢慢开学,新老师要住进来,桂春生和凌一韦等人就得收拾东西搬走,这些事情,怎么往前牵扯,都是混乱的,桂和凌两人都是单身寡人,年纪过了五十,没有儿女在旁,就懒得去起冲突,跟学校协商多住一个月才搬走。
这珠贝村的房子,其实是八零年时,当地发还给桂春生的,但桂春生一直放租给来广州打工的外地人,恰好过了年,那十几个人集体撤走,不知道是否回自己老家去了,他和凌一韦找了收破烂的人来收走那些架子床,几乎丢掉所有东西,才清理出来四间房。
“人到中年,搬家一次,真是要了老命。”桂春生抚着自己的腰,难怪老人家都不爱挪窝。
周长城和万云却直道可惜:“要是我们早来一个月,桂老师就不必这样辛苦。”
桂春生却摇手:“我们都是花钱叫了人来搬家的,”甚至有两个下属也来帮忙了,“但很多事情非得自己亲手去做,才能摆得符合自己的习惯,他人替代不了。”
周长城和万云这才不说话了。
说了房子的事情,话题兜兜转转,又回到了周长城找工作的事情上,他们两个现在还没想清楚,究竟是要找提供宿舍的工厂,还是在外头租房子住。小两口自从结婚以来,还未分开住过,又是刚到广州的陌生当口,自然是希望住在一起的,因此对未知的未来一片茫然。
桂春生则是让他们先放心住着,仔细问了周长城几句他会做的事情,心里有数:“这样,既来之则安之,在我那儿先住着,不必着急搬走。吃过饭你们逛一逛再回去,回去后,辛劳你们一场,把房子里的卫生搞搞干净。明早再过来医院,我先给技术学校的朋友打个电话,他们是专门培训电工和技工的,问问他们那边还要不要人。”
桂春生浸淫教育文化界多年,桃李满天下说不上,不过相熟的人大多在报社,要不就是在学校,托托人,总是能打探到消息的。进工厂太吃苦,他也想给周长城找个相对轻松的活儿。
周长城自然是千万个好,对桂老师拍胸脯:“桂老师您放心,家里我们一定顾得好好的。”
“那就好!”桂春生笑眯眯的,只觉得这个春末不似以往寂寞。
把桂春生送回医院病房后,周长城和万云在四周走了一圈,不如过年时的那种新鲜和好奇,只觉得这里四月的天,热得出奇,似乎长裤已经穿不住了,他们也没有在外面待太久,而是回珠贝村打扫卫生去了。
下午,凌一韦办好了自己的事情,骑车去看桂春生这个老同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