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18文学 > 都市小说 >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> 第843章 隔行如隔行

第843章 隔行如隔行

    第843章 隔行如隔行
    乔治努力30年,还是没有彻底改变一部分俄罗斯人文明外表骨子里的野蛮。
    好消息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接受现代教育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,俄罗斯的很多城市比如海参崴、亚历山大,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典范,但在广大农村地区,很多工作人员的态度依然很粗暴,即便在面对俄罗斯人时,也严重缺乏耐心。
    古契科夫的工作还是很有效率的,随着大量救济粮抵达灾区,针对灾情的调查也有了重大进展。
    然而当拿到内政部提交的报告时,乔治也忍不住头疼。
    在情况最为严重的北高加索边疆区,内政部逮捕了维什斯卡娅区负责人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。
    这两人都曾经是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。
    内战结束后,俄罗斯大裁军,为了强化对农村的控制力,俄罗斯将大量退伍军人安置到农村工作,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。
    这些退伍军人确实不懂得如何用文明的方式管理乡村,他们唯一的优点是忠诚,会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。
    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正是基于这一前提,完成征粮任务的同时,也造成维什斯卡娅区严重的粮荒。
    随着调查的深入,内政部发现了更多问题。
    内政部审讯的时候,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辩解,是因为边疆区制定的任务过于严苛,远远超出了当地的承受能力,所以工作人员才不得不以“非常规方式”完成征粮任务。
    内政部顺藤摸瓜继续调查,拘捕了四名评估考核人员。
    这四名评估考核人员去年冬天,奉命对维什斯卡娅区的粮食产量进行核查,以确定今年的征粮标准。
    这四人确实进行了实地考察,但是他们只考察了维什斯卡娅区境内的国有农场,并没有对所有乡村进行全面考核。
    俄罗斯的国有农场和自耕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。
    国有农场实力强,效率高,大量采用农业机械和肥料,小麦长势良好,评估人员确定,每亩冬小麦的产量不低于10公担,依此确定整个维什斯卡娅区的征粮标准为5.7万吨。
    小麦收割后,维什斯卡娅区的国有农场不仅顺利完成征粮任务,在去除口粮之后,还有多余的小麦用于出售。
    在卖掉多余的小麦之后,维什斯卡娅区的国有农场又购置了四台拖拉机,明年小麦产量还将继续提升。
    和国有农场对应鲜明的是,由于去年冬天牧草产量不足,维什斯卡娅区的耕牛持续减少,整个冬季有超过600头牛和500匹马死亡,同时由于雪灾,整个维什斯卡娅区有大约1.5万亩冬小麦绝收。
    “评估人员的评估时间只进行了1个月,不足以跑遍维什斯卡娅区的所有农场,所以他们在考察了国有农场之后,在国有农场亩产量的基础上降低了百分之三十,最终制定了征粮总量。”
    马卡洛夫补充的情况表明,评估人员似乎也没有责任。
    所以到底是谁应该为此负责?
    内政部给出的结论是,认真完成工作的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不应该受罚。
    乔治觉得写报告的人还是收敛了,看完整份报告,乔治觉得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不仅不应该受罚,而且应该受到表彰,否则以后就没有人老老实实干活了。
    即便有,也会讨价还价。
    这么看的话,评估人员也没有过错,毕竟他们制定标准的时候,在国有农场的基础上降低了30%,充分考虑了当地情况。
    可是那些饿死的人,以及被吊在天板上被拷打的人难道就有错?
    乔治上辈子看历史,一直不明白大胡子为什么要进行大清洁。
    现在看,除了清理混入俄罗斯各级政府以及军队的希伯来人,还要清理掉这些死不认错的老顽固。
    “既然去年冬天就已经发现了灾情,为什么不及时进行调整?”
    乔治既痛恨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的冷酷无情,也痛恨评估人员的教条主义。
    哥布林斯基和利特曼发现标准远超当地承受能力,完全可以向上级部门反应,而不是严刑拷打,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任务。
    评估人员只对国有农场进行考察,无论如何粉饰,也摆脱不了“懒惰”的嫌疑。
    当地主政官员同样有责任,为政绩罔顾民众死活,草菅人命,非常鲜明的俄罗斯传统。
    想想那些前赴后继悍不畏死的战士,这既是勇敢无畏的英雄主义,同样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。
    马卡洛夫无言以对,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,发生这种事也不是某个人的责任。
    让乔治更措手不及的是,发生在基辅周边地区的饥荒经已经引发国际关注,不仅遭到英国人的嘲讽,也使俄罗斯政府饱受争议。
    这也不能怪英国人落井下石。
    这几年俄罗斯风头正劲,层出不穷的福利保障政策让各国政府都焦头烂额,在各国民间也引发广泛争议。
    很有意思的一个现实,很多英国人和法国人至今不愿意承认报纸上报道的是真的,认为是俄罗斯正在进行虚假宣传。
    这也可以理解,毕竟真正有能力的人要么已经移民俄罗斯,最起码也有能力去俄罗斯看一看。
    那些既没能力移民俄罗斯,又没能力前往俄罗斯旅行的人,只能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。
    英国人针对这件事的报道严重失实,连俄罗斯政府都还没有统计出有多少人死亡,《泰晤士报》就迫不及待的声称,仅在基辅周边地区,就有超过10万人死亡。
    这个数字在经过两次转载之后,很快就变成50万。
    正在俄罗斯进行访问的史汀生,在看过《泰晤士报》的报道后,假惺惺问古契科夫,是否需要美国的帮助。
    古契科夫没好气儿,干脆将史汀生礼送出境,免得美国人在跟前碍眼。
    史汀生在返回美国的时候,顺道对柏林进行访问。
    也不知道史汀生和小胡子是怎么谈的,隔天,史汀生和小胡子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,不仅前嫌尽弃,而且要展开更紧密的合作。
    小卡尔来找乔治解释,是美国主动解除了对德国进口商品的关税,德国只是象征性回应,并没有解除对美国商品的禁令。
    乔治这会儿却顾不上小卡尔,古契科夫正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。
    自世界大战结束后,俄罗斯人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都是赢赢赢,今天收澳大利亚当小弟,明天曼纳海姆以“天使”身份前往罗马尼亚王国和南斯拉夫王国斡旋,后天安德烈在国联痛斥英法。
    突然间,报纸开始报道基辅周边饿死人,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俄罗斯人。
    上一次俄罗斯有人被饿死还是在内战期间,当时第二政府为了筹集军粮横征暴敛,导致民间大范围缺粮,爆发严重饥荒。
    自内战结束后,俄罗斯就再也没有发生过饿死人的惨剧。
    即便是那些刚刚抵达西伯利亚苦寒地带的新移民,也没有人被饿死。
    基辅周边地区爆发饥荒的消息刚传出,就有人要求古契科夫对此负责,立即下台。
    古契科夫承诺在事态平息后主动辞职,舆论暂时平息。
    进入12月,要求古契科夫下台的呼声再起,古契科夫无奈,向杜马递交辞呈。
    杜马决定于明年一月份举行大选。
    古契科夫来找乔治的时候,菲利克斯恰好也在。
    “太棒了!从现在开始,我们就是钓鱼三人组。”菲利克斯热烈欢迎古契科夫的加入。
    “我现在终于能理解你当初为什么急流勇退了——”
    古契科夫略显落寞。
    “当初就是因为某人不愿意当沙皇,否则我才不会坐在这里钓鱼呢!”
    菲利克斯将炮口对准乔治。
    如果沙皇还在,那么沙皇肯定是第一责任人。
    “想不想重新参选?”
    乔治鼓励菲利克斯复出。
    “不想!”
    菲利克斯很享受现在的生活。
    当总统有什么好,没完没了的会议,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公文,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勾心斗角,关键是掏力不讨好,永远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。
    背靠尤苏波夫家族数百年积累的财富,菲利克斯下台后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生活,再也不用担心其他人的非议。
    以前菲利克斯在台上的时候,即便自费使用尤苏波夫家族的游轮,也会被人质疑铺张浪费。
    现在菲利克斯想买新游轮就买新游轮,想坐飞机直接建个机场都可以,报社不仅不再攻击菲利克斯,反而称赞菲利克斯的消费,为很多俄罗斯人提供了难得的高收入工作岗位。
    仅尤苏波夫家族的游轮,就有数百名工作人员,他们唯一的任务是,随时为尤苏波夫家族的成员提供服务。
    尤苏波夫家的人又不可能天天出海,所以游轮工作人员拿高薪的同时,大部分时间都在以保养的名义,免费享受游轮上的各种娱乐休闲设施。
    “我本想用五到十年,彻底打破旧秩序格局,为俄罗斯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——”
    古契科夫错就错在只关注宏大叙事,忽略了对普通人的关心。
    “这并不是我们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任务。”
    菲利克斯有自知之明,英国和法国也不是通过一代人建立了现有的国际体系。
    古契科夫看乔治,他记得乔治说可以。
    “如果只是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,你已经做到了。”
    乔治对古契科夫的工作基本满意。
    古契科夫主政这几年,俄罗斯不仅在远东取得重大进展,而且在非洲也打开了局面,越来越多非洲人觉醒,投入到反殖民战争中,成效斐然。
    俄罗斯现在所面临的国际局势,比乔治重生那会儿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    “希望将来俄罗斯人提起我,不会只想到基辅的饥荒——”
    古契科夫耿耿于怀。
    让乔治没想到的是,有人不畏挑战,瓦西里为一月份的大选主动来找乔治。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    乔治也不知道瓦西里为什么要参选。
    瓦西里如果要参选,首先要从军队退役,然后才能参选。
    “亚历山大和菲利克斯太过保守,没有丝毫上进心,从不主动出击,不能带领俄罗斯走向更高的巅峰!”
    瓦西里志向远大。
    乔治大皱眉,瓦西里确实有志气,但是不一定有和志气相匹配的能力。
    作为军人,瓦西里基本合格。
    但并不代表瓦西里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客,别忘了隔行如隔山。
    乔治也不能直接打击瓦西里的积极性,那会伤害瓦西里的自尊心。
    “如果你愿意参选,我可以老老实实待在君士坦丁堡,可是你看卡尔,他能带领俄罗斯走向巅峰吗?”
    瓦西里对曼纳海姆同样不满。
    曼纳海姆是杜马属意的候选人。
    “至少卡尔在外交上经验更丰富。”
    乔治对曼纳海姆倒是没意见。
    别看这个时空的曼纳海姆老老实实,没有多少表现机会。
    另一个时空的曼纳海姆是芬兰国父,不仅顶住了小胡子的压力,而且还让红俄灰头土脸,客观上导致小胡子自以为看透了红俄的实力,铤而走险向红俄发动进攻。
    从这一点上说,曼纳海姆领导下的芬兰,直接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。
    “外交官都是只会吵架的家伙,只能在谈判桌上表现实力;俄罗斯本不擅长吵架,我们更喜欢直接动手。”
    瓦西里是行动派,确实很适合俄罗斯。
    让俄罗斯跟人玩心眼,被人卖了恐怕还要帮人数钱。
    “你不能只通过暴力解决问题,大多数纠纷都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的。”
    乔治愈发担心。
    “只靠和平方式是无法彻底解决纠纷的,你当初为什么不接受临时政府的建议?”
    瓦西里居然懂得以彼之矛攻彼之盾,真是难得。
    帝俄刚被推翻那会儿,临时政府确实是想和乔治谈判来着。
    乔治也不是没谈,划下的红线是尼古拉一家人的安全,最终也是因为尼古拉一家人下落不明,乔治被彻底逼反。
    “行吧,有没有你推荐的继任者?”
    乔治征求瓦西里的意见。
    “安德烈正在火车上。”
    瓦西里推荐的人选让乔治无法拒绝。
    (本章完)



新书推荐: 明月歌 长生从负心开始 驀然回首 美人难驯:世子的高枝不想攀 逢君 通房丫鬟 学神同桌他总装穷 死而复生后他们想让我安息 国子监留级生 团宠打工人:小少爷以为他万人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