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18文学 > 都市小说 >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> 第143章 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发表

第143章 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发表

    第143章 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发表
    按上辈子的印象,方言本以为指导王硕这样的刺儿头改稿,并不容易,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    觉得王硕不是扎手的刺猬,也该是头倔脾气的野驴,结果没想到温顺得像生产队的驴。
    王硕别说跟方言尥蹶子,呲牙都不敢。
    让怎么写就怎么写,让怎么改就怎么改。
    就差被关在小黑屋,拿着鞭子狠狠地抽。
    得亏方小将心善,只是让王硕照要求,老老实实地改,让稿子的质量配得上在《十月》上发表的水平,毕竟,他的文学基础很薄弱。
    在手把手指导的这些天里,王硕对这位年龄相仿但背景深厚的方老师,心里越发服气:
    “方老师,我就是这么一个人。”
    “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,说难听点,就是疯狗,咬死人不偿命。”
    “照你这意思,逃票被逮的时候,你岂不是很想咬死我。”方言笑道,“现在还想不想?”
    两人在出版社的门口分开,方言骑着车,像往常一样,上故宫外贸服务部买字画。
    “方老师。”
    买回来的东西,都囤在自己屋里的黄花梨柜子里。
    毕竟过几年,《城市规划法》就要颁布了。
    王硕摇了摇头,语气诚恳。
    方言一如既往地教王硕改稿,买字画,只有在午饭或者晚饭的时候,就像个孤独的美食家,满四九城溜达,挨个去吃开张的饭庄。
    先拆建了前院,再轮到后院。
    于是乎,生活里多了一项定期去四合院看一看的安排,日复一日,就这么到了12月。
    “叮铃铃。”
    “吃饭的事以后再说,先把稿子改好吧。”
    至于后鼓楼苑宅子,已经请建筑队到现场勘查,画好了设计施工图,制定了拆建方案。
    吃饱喝足了,回到家里,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,统统写成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一部分。
    胡师傅靠在光秃秃的大槐树下,裹得严严实实,顶着凛冽的寒风,双腿不住地打颤。
    “方老师在家吗!有您的信件1
    “不想了,我仔细捋了捋逃票这事,是我理亏,等发了稿费,我请您到老莫吃饭赔罪。”
    到时候,需要新建、扩建、改建任何建筑物,都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申请。
    “胡师傅,您这是怎么了?”
    方言从桌上拿起《燕京文学》的样刊,快步地往屋外走:“来了来了。”
    伴随着车铃声,胡同里传来熟悉的声音。
    方言写了一张书单,交代他去看。
    方言语气里透着关切,“要不要紧啊?”
    “不打紧,不打紧,老毛病了。”
    胡师傅说自己是老寒腿,大冷的天就抽搐,回去贴一副狗皮膏药就好了。
    方言松了口气,把前天从《燕京文学》编辑部拿来的的样刊,递了过去,一共3本。
    两本给胡师傅父子,一本给他的战友。
    “方老师,那、那个能不能再给我一本?”
    胡师傅张了张嘴,难为情道。
    方言一问才知,胡师傅的领导和同事听说自己专门给邮递员写了本书,也想一睹为快。
    “成啊,您在这儿等等,我回屋去拿。”
    话音落下,就跑了进去,很快又跑了出来,手上拿着三本样刊,“分得就剩仨了。”
    “够了,够了,谢谢您内。”
    胡师傅连声道谢,接过以后,拖着老寒腿,迎着冷风,吃力地推着车,回到家。
    小胡见状,立刻拿出狗皮膏药。
    “爸,您都这样了,咱下午请個假吧。”
    “请什么假,老毛病而已。”
    胡师傅点燃蜡烛,烤着膏药,“等你以后接了我的班,我有的是时间可以歇。”
    “爸,怎么又扯到接班,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当邮递员呢?”小胡不满道。
    “想什么想!当邮递员委屈你了?”
    胡师傅没好气说:“你知不知道多少人要这个金饭碗,都没这个门路。”
    “从小到大,您一直说邮递员体面光荣。”
    小胡撇了撇嘴,“可我到现在也没觉得面上有什么光。”      “怎么没有1胡师傅从包里拿出样刊,“你自己看看!好好看看1
    “看什么?”小胡疑惑不解。
    胡师傅昂起下巴,“看方老师写的,专门为我们邮递员写的1
    “方言方老师?1
    小胡半信半疑地跑回房间。
    本来冲着方言的新作,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,看到开头的邮递员父子,再看到儿子和自己一样,也是个高考落榜生,心里既纳闷又膈应,越往下看,兴致越来越少。
    既不像《潜伏》、《暗战》那么刺激好看,又不像《山楂树之恋》那么动情感人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平淡得像杯清茶,甚至是白开水,把整个人继续看下去的热情一点点浇灭。
    “没意思1
    小胡看了前几页,扔到床上,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刚看了一半的《武林》。
    从1981年下半年开始,《武林》连载了金镛的《射雕英雄传》,现在已经连载到郭靖和欧阳克在桃花岛展开求亲大比武。
    这么一看,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。
    就在此时,屋外传来一阵关门声。
    胡师傅敷了狗皮膏药,感觉双腿有所好转,出门上班,骑着车来到邮政支局。
    一听说《燕京文学》最新一期的样刊到了,同事们一拥而上,争先恐后地抢着看。
    胡师傅把寄给战友的那本,偷偷地借给身旁的老友,老友没有第一时间打开,眼睛直直地盯着他的腿,关心道:“老毛病又犯了?”
    胡师傅点头,“已经贴了狗皮膏药了。”
    “你这老寒腿我瞧着是越来越严重了。”
    老友问:“小胡还是不愿意接你的班?”
    “这小子,还是觉得邮递员不体面。”
    胡师傅摇头苦笑,其实如果能把腿治好,何必让儿子来干累人的差事呢,可惜治不好。
    老友说:“要不要我帮伱做做小胡的思想工作?好歹他也是我看着长大的。”
    “没用,谁来都没用,让他自己想吧。”
    胡师傅转移话题,“不提那个小兔崽子的事,看方老师的小说吧,我刚刚在家贴膏药的时候,看了会儿,写得可真好埃”
    老友翻开《燕京文学》,看到乡邮员父子出现在村里,村里男女老少全体出动,送别他们,不禁欣慰,看到乡邮员冒充五婆的孙子,写信寄钱,让她生活有盼头,不禁感动……
    从头看到尾,看到儿子背着父亲过河,上面清楚地写着,“背得动爹,儿子就长成了”。
    下意识地看向胡师傅,就见他两眼紧紧地盯着杂志,眼眶微微泛红,长叹了一口气。
    “唉1
    “你也别唉声叹气,小胡看了这小说,我觉得他肯定能想通。”老友不住地安慰。
    “但愿吧,但愿吧。”
    胡师傅喃喃自语,轻轻揩去眼角的泪。
    和两人的沉默截然不同,邮局里的同事竞相传阅,已经看过的人热烈讨论,满是好评。
    “我文化低,读书少,只能说‘写得好’。”
    “我也一样,说不出哪里好,就觉得好,就觉得感人,特别是村民们来送邮递员这一出,就感觉风里来雨里去,一切都值了1
    “等这一期的《燕京文学》发行了,我一定买一本,给我孩子瞧瞧他爸的工作多光荣。”
    “我也来一本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…”
    胡师傅单位里的人越聊越起劲,下午出去送信的时候,但凡遇到其他片区的邮递员,甘愿化成“水军”,分享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消息,一传十,十传百,不断扩散,很快就在燕京的邮政系统里,掀起了不小得波澜。
    各个邮局单位,眼巴巴期待着最新一期的《燕京文学》,终于,在12月8日正式发行。
    也就从今天起,燕京的老百姓发现几个很奇特很古怪的现象,一个是去邮局寄东西的时候,门口的黑板报主题清一色都是《那山那人那狗》,好像每个邮局,都跟商量好的一样。
    一个是在街上看到几个邮递员打招呼,第一句话不再是“你吃过了吗”,而是“你看过《那山那人那狗》没有”,甚至还有掏出最新一期的《燕京文学》,聊了起来,百谈不厌。
    这下子,就引起了路人的好奇。
    都想看看《那山那人那狗》,第六期的《燕京文学》因此在燕京大卖,一纸难求。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不是最古怪的。
    最古怪的是,明明是大冷的天,邮递员们骑得比平时更卖力,就连铃也打得更响了。
    寒风呼呼地吹,很冷,很刺骨。
    可他们一个个的心却是热乎乎的。
    整个人的热血,在沸腾,在燃烧。
    叮铃铃,叮铃铃,这车铃声在为谁而鸣?
    (本章完)



新书推荐: 爱欲沦陷(H) [清穿同人] 清宫重生宠妃路 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 一条评论引发的故事 扑通扑通 【快穿】娇娇 [清穿+红楼] 林家有双姝 愿望 九福晋闹和离日常(清穿) 橘色青春